项目
参考值
临床意义
变应原皮内试验
 
包括15种吸入性变应原检测。皮肤指数(SI)=过敏原直径/组胺直径。正常“0”=阴性;一级“+”SI<0.5;二级“++”0.5≤SI<1.0; 三级“+++”1.0≤SI<2.0; 四级“++++”2.0≤SI
专项变应原筛查吸入组、食入组、单项任选
 
变应原血清学Uni-CAP自动综合定量检测系统,为过敏原检测的金标准,可以完成500种以上过敏原体的检测。[0.35KU/L] 0.35-0.7KU/L1级;0.71-3.5KU/L2级;3.51-17.5KU/L3级;17.6-50.0KU/L4级;50.1-100KU/L5级;>100KU/L6级。等级越高过敏程度越高。检测范围:耳鼻咽喉过敏性疾病(变态反应性疾病)、过敏性口腔粘膜水肿、支气管哮喘、过敏性气道疾病、过敏性皮肤疾病、过敏性胃肠疾病、过敏性眼病、全身系统的过敏性疾病。
鼻分泌物细胞检测(任选)
 
用于上下气道过敏性炎症的程度评估。嗜酸细胞<5%(正常);10%为轻度(+);10-50%为中度(++);50%为重度(+++)。常见于支气管哮喘,哮喘急性发作期明显升高,过敏性鼻炎。●[嗜碱细胞<1%]
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测定(发光法)
 
用于过敏性炎症的程度评价。[正常:<8ug/L]增高为支气管哮喘、过敏性气道疾病、耳鼻咽喉过敏疾病、支原体肺炎患儿、过敏性皮肤疾病、过敏性胃肠疾病、全身系统的过敏性疾病、寄生虫感染等。
IgE(发光法)
 
用于由IgE介导的过敏性炎症的评价。[正常:<60KU/L]增高见于寄生虫感染、各种由Ig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。
干扰素测定
[参考值因试剂盒而定]
增高见于病毒感染初期、炎症初期。降低显示机体免疫力下降。
肿瘤坏死因子测定(发光法)
[3±2.8ng/mL]
增高显示某些感染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血浆前列腺素测定(组胺白三烯)
 
增高见于支气管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皮肤病、荨麻疹、药物过敏、慢性炎性反应、羊水栓塞等。
各种白介素测定(任选)
 
供科研用。
 
 

版权所有:铜陵市妇幼保健院 2012年第三次改版 制作维护:铜陵市妇幼保健院计算机技术管理科

Copyright © 2012-2021  ICP备案号:皖ICP备10012182号-1